中班教材《猫捉老鼠》含深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激起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婴幼儿听辨音级上行、下行的能力,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快来看看婴幼儿园中班《猫捉老鼠》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培养婴幼儿听辨音级上行、下行的能力。
2、并通过游戏活动激起婴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一同完成表演。
活动过程:
小朋友你们听,哪个来了,喵喵(小花猫)
小花猫可喜欢交朋友了,你们想和小花猫交朋友吗?(想)
那快过来和我一块玩吧,咱们一块说个儿歌怎么样?(一只小花猫,聪明又勤劳,喵喵,聪明又勤劳)站着说用高音说。第二遍蹲着说用低声:第三遍站着说用高声。
嘘,你们听哪个来了(老鼠)
这个可恶的小老鼠,总是偷吃粮食,还一直跑来跑去,可烦人了,你们听小老鼠跑到哪儿去了。(上行音阶)再听(下行音阶)
待会儿大家去捉老鼠怎么样?(好)但在捉老鼠之前大家得先练好本领,要了解她的去向才能捉住它们。对不对?下面大家来当老鼠的卧底,混进老鼠中间,来熟知一下它的作案状况,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用身体动作表示出来,它跑哪去了,是跑上还是跑下。若是下行音阶同样也是用动作表示出来。
你们的耳朵真灵,我想呆会儿大家就能捉了。下面请一些小朋友先当老鼠,哪个来小老鼠们你们听好了,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应该跑向哪儿躲起来(高房屋),若是下行音阶你们要躲哪儿去呢?
而小花猫们当你们听到上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儿了(高房屋),相反,当你们听到下行音阶时你们猜一猜老鼠应该跑向哪儿了(低房屋),假如听到(教师就在C调高音I或低音上1的主三和弦商弹了三遍)就是捉老鼠的信号,你们就能转身去捉,捉之前千万要听清老鼠在那个房里,看那只小猫最聪明,捉的老鼠最多,了解了吗?
好,那咱们在捉之前先唱一首歌,鼓一鼓劲儿。一只小花猫小花猫转过身,听仔细,小老鼠们你们也要小心了。(玩)
交换一下
小朋友表现得真很好,都抓到了老鼠,小花猫非常高兴交了你们这类能干的好朋友,咱们一块儿庆祝吧!唱:一只小
活动深思:
《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步伐鲜明的儿童歌曲。我依据小班婴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与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征,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办法。引导婴幼儿饰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复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提升对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百科:猫,是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断是起来自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让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